导语:新中国成立后,在1955年举行了授衔仪式,许光达被授予了大将军衔,还引起过非议,很多人认为他的资历不应该被授予大将,他还提出想要降低自己的军衔嘉汇优配,但是被毛主席拒绝了,还是授予了大将军衔。
因为一直投身革命,父亲多年得不到他的消息,
一度以为他已经在战场上牺牲
,直到后来父亲许子贵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许光达照片,虽然二十多年没有儿子的音讯,
但是他认为这个人就是他的儿子。
许子贵于是来到了省城的军管会,
他对警卫战士说他来找他的儿子五伢子
,大名叫许德华,当时军中没有一个叫许德华的,许子贵拿出了报纸指着照片上的人说,我看他就像我的儿子。
战士看着照片上许光达司令的照片感到不可思议,把这件事像上面汇报,当时的长沙军管会主任是肖劲光,他同许光达是战友,
展开剩余81%了解到情况后他立即向上级核实情况
,很快得到了上级的回复,许子贵确实是许光达的父亲,而许光达以前的名字就叫许德华。
许光达1908年出生于湖南一个叫萝卜冲的小山村,他们家里生活贫困,他排行老五,小名叫五伢子,
他从小替人放牛为生嘉汇优配
,他看着同伴去私塾念书,他的心里也羡慕不已,但是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,
哪里还有余钱可以送他去读书呢?
他就悄悄的在教室外听课,
他在这里认识了他后来的岳父邹希鲁,
邹希鲁看到许光达小小年纪如此爱读书,答应免费教他,于是许光达得到了可以读书的机会,他非常珍惜,读书非常刻苦,
在学校里他的成绩非常优异
,邹希鲁特别喜欢他。
后来许光达成功考上了长沙师范学校
,在长沙师范学校,许光达又再次见到了自己的恩师邹希鲁,这个时候邹希鲁也来到了长沙师范学校教国文,许光达又一次成为了邹希鲁的学生,邹希鲁虽然是老师,但是他的家里也特别贫困,为了生计,
他提出想让二女儿和许光达结亲
。
许子贵听说后非常高兴,
他非常愿意与邹先生结亲家嘉汇优配
,许光达在读书期间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思想,他对社会的现状感到了不满,
于是弃笔从戎报考了黄埔军校,
从军校毕业后,他参与多次战役,英勇作战,后来在一次任务中被叛徒告密,踏上了逃亡之路。
父亲和老师都希望许光达可以早日完婚,一次回家探亲就与有婚约的未婚妻桃妹子结婚了,刚结婚十天,就因为得知有人要来抓捕他,于是他匆忙逃走,许光达逃到了清河县,他的岳父正在清河县当县长,他在岳父手下当了一个警察局局长。
他当警察局局长期间还释放了很多政治犯
,因为这一事件,他的岳父许光达也丢掉了县长的职位,许光达也继续逃亡,在逃亡路上苦苦寻找党组织,为了谋生,
他还在矿区里面挖过煤。
终于在1929年4月重新找到了组织,自从许光达走后,
他就与家里失去了联系,
父亲后来听到传言说儿子已经牺牲了,直到1937年,妻子得知了丈夫许光达在延安的消息,于是远赴延安寻找丈夫,与丈夫分离十年,终于与丈夫团聚,
而父亲还一直不知道儿子的消息。
许光达恢复了与组织的联系
,后来到了延安,在解放战争期间参与了多次战役,解放了大西北,率领部队全歼兰州国民党守军,
兰州解放他的照片登上了报纸
,看到报纸的父亲才有了儿子的消息。
解放后许光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
,组建装甲兵部队,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创建了我国的第一支坦克部队,通过他的努力把装甲兵部队发展壮大,许光达当了装甲兵司令员,家乡的亲朋好友听说后都来攀关系,想寻求一份好工作,但是他都严辞拒绝了,
他的父亲也特别理解儿子的做法。
许光达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
,父亲和兄弟姐妹没有因为他而沾一点光,就连父亲去世,他也要求家人一切从简,儿子上学填写父母信息,
他从来不让儿子填写他的名字和职务
。
结语:许光达艰苦朴素的作风,
被自己的孩子延续下来,他的儿子许延滨身上看不到那种高高在上的影子,
他的一生也在为装甲兵的研究做贡献
,曾经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,被授予少将军衔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深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